以下是几种针对楼房倾斜的施工方案:
顶升纠倾法
- 原理:在楼房基础或结构的适当位置设置千斤顶等顶升设备,通过分级、同步顶升,使倾斜的楼房逐步恢复到垂直位置。
- 适用场景:适用于整体倾斜、上部结构整体性较好的楼房。对于一些对内部空间使用要求较高,不希望在纠倾过程中对上部结构造成较大破坏的情况较为合适。
- 施工步骤:
- 前期准备:对楼房进行详细检测,包括结构状况、倾斜度、荷载分布等。在楼房基础或底层结构上确定千斤顶的安装位置,并对安装部位进行加固处理。
- 设备安装:安装液压千斤顶和位移传感器,连接同步控制系统。
- 顶升操作:通过同步控制系统,缓慢顶升千斤顶,每次顶升高度控制在较小范围,如3 - 5mm,同时观察位移传感器数据,确保各顶升点同步上升。
- 监测与调整:在顶升过程中,实时监测楼房的倾斜度、结构应力变化等情况,根据监测数据及时调整顶升速度和顶升力。
- 固定与收尾:当楼房达到垂直状态后,在基础底部设置永久性支撑结构,如钢筋混凝土支墩,固定楼房位置。拆除顶升设备,对基础和结构进行修复。
迫降纠倾法
- 原理:在楼房倾斜的反方向采取掏土、注水、堆载等措施,使该侧地基土产生沉降,从而纠正楼房倾斜。
- 适用场景:适用于地基土具有一定压缩性、楼房倾斜程度较大的情况。尤其适用于因地基不均匀沉降导致的倾斜。
- 施工步骤:
- 原因分析:对楼房倾斜原因进行详细分析,确定迫降方案。如果是由于局部地基土承载力过高导致倾斜,可以采用掏土迫降;如果是由于地基土含水量不均,可以考虑注水或排水迫降。
- 掏土或注水操作(以掏土为例):在楼房倾斜的反方向基础周边或基底进行掏土。可以采用人工掏土或机械掏土的方式,每次掏土量要根据监测数据谨慎控制,一般每次掏土深度不超过10 - 15cm。
- 监测与控制:在迫降过程中,密切监测楼房的倾斜度、沉降量和周围地面的变形情况。通过监测数据调整掏土速度和位置,确保楼房平稳迫降。
- 加固处理:当楼房倾斜得到纠正后,对掏土区域或地基进行加固处理,如采用注浆加固、夯实等方法,防止再次出现不均匀沉降。
综合纠倾法
- 原理:结合顶升纠倾和迫降纠倾的优点,在楼房不同部位同时采用顶升和迫降措施,加快纠倾速度,提高纠倾效果。
- 适用场景:适用于倾斜情况复杂、单一纠倾方法难以有效解决问题的楼房。例如,楼房部分区域倾斜程度较大,另一部分区域相对较小的情况。
- 施工步骤:
- 方案设计:根据楼房倾斜的具体情况,确定顶升和迫降的部位、力度和顺序。例如,在倾斜较大的一侧采用顶升,在相对较轻的一侧采用迫降。
- 同步施工:按照设计方案,同时开展顶升和迫降施工。在施工过程中,通过高精度的监测系统协调两者的进度和力度,确保楼房整体平稳纠倾。
- 后期处理:完成纠倾后,对顶升和迫降部位进行相应的加固和修复处理,如对顶升部位的基础进行加固,对迫降部位的地基进行稳定化处理。
地基基础加固辅助纠倾法
- 原理:通过对地基基础进行加固,如采用锚杆静压桩、注浆加固等方法,提高地基承载力,减少或控制地基的不均匀沉降,从而辅助楼房纠倾。
- 适用场景:适用于因地基承载力不足或地基土松散导致的楼房倾斜。这种方法通常与其他纠倾方法结合使用,作为一种辅助手段,增强楼房的稳定性。
- 施工步骤:
- 地基检测:对地基土的性质、承载力、沉降情况等进行详细检测,确定合适的地基基础加固方法。
- 加固施工(以锚杆静压桩为例):在楼房基础上设置锚杆,通过静压方式将预制桩逐段压入土中。在压桩过程中,要严格控制桩的垂直度和压桩力,确保桩与基础连接牢固。
- 监测与调整:在地基基础加固过程中,监测楼房的沉降情况和倾斜度变化。根据监测数据,适时调整加固施工的参数,如压桩速度、桩的数量等。
- 配合纠倾:结合顶升、迫降等纠倾方法,在地基基础加固的同时,对楼房进行纠倾操作,达到更好的纠倾效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