结构柱加固补强有以下规定:
1. 一般规定:
- 检测评估要求:在进行结构柱加固补强之前,必须由专业的检测机构对结构柱的现状进行全面检测和评估,包括柱的混凝土强度、钢筋配置、截面尺寸、垂直度、裂缝开展情况等,以确定结构柱的损伤程度和承载能力不足的具体情况,为加固补强设计提供依据。检测报告应详细、准确地反映结构柱的实际状况。
- 设计单位资质:加固补强设计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进行。设计单位应根据检测评估报告,结合结构柱的实际使用要求、建筑的整体结构特点以及相关的设计规范和标准,制定合理、安全、经济的加固补强方案。
- 施工单位资质:加固补强施工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施工单位进行。施工单位应具备丰富的加固施工经验和专业的施工技术人员,能够严格按照设计方案和相关的施工规范进行施工,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。
2. 材料要求:
- 钢材:如果采用粘钢加固、外包钢加固等方法,所使用的钢材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,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焊接性能。钢材的强度等级、规格型号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选择,并且要有质量合格证明文件。
- 碳纤维材料:当使用碳纤维布加固时,碳纤维布的性能指标应符合《结构加固修复用碳纤维片材》(GB/T 20490-2008)等相关标准的规定,其抗拉强度、弹性模量等力学性能应满足设计要求。同时,配套的胶粘剂也应具有良好的粘结性能和耐久性。
- 混凝土:增大截面加固法中使用的混凝土,其强度等级应不低于原结构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,并且要满足设计要求的工作性和耐久性。新浇筑的混凝土应采用合格的原材料,并按照配合比进行搅拌和浇筑。
3. 施工工艺要求:
- 表面处理:无论是采用哪种加固方法,都需要对结构柱的表面进行彻底的清理和处理。去除柱表面的油污、浮浆、疏松层、剥落层等杂质,直至露出坚实的混凝土基层。对于存在裂缝的部位,应先进行裂缝修补处理。同时,为了增强加固材料与原结构柱的粘结力,还需要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打磨、糙化处理,并保持干燥。
- 加固施工:
- 粘钢加固:粘贴钢板时,应保证钢板与结构柱表面紧密贴合,中间不得有空隙或气泡。胶粘剂的涂抹要均匀、饱满,粘贴后的钢板应采用锚栓或其他方式进行固定,确保在胶粘剂固化过程中钢板不会移位。粘贴的钢板应符合设计要求的尺寸和位置,其搭接长度应满足相关规范的规定。
- 碳纤维布加固:碳纤维布的粘贴应按照设计要求的方向和层数进行,每层之间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00mm。粘贴时要注意排除气泡,确保碳纤维布与混凝土表面充分粘结。在碳纤维布粘贴完成后,应在表面涂刷一层防护材料,以防止碳纤维布受到外界环境的侵蚀。
- 增大截面加固:新增混凝土部分的钢筋应与原结构柱的钢筋进行有效连接,连接方式可采用焊接、机械连接或绑扎等。新浇筑的混凝土应分层浇筑、分层振捣,确保混凝土的密实度。在混凝土养护期间,应采取适当的养护措施,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增长。
4. 质量检验要求:
- 施工过程检验:在加固施工过程中,应进行质量检验。包括对原材料的检验、施工工艺的检查、加固构件的尺寸和位置的复核等。发现问题应及时进行整改,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。
- 竣工验收检验:加固工程完工后,应进行竣工验收检验。检验项目包括加固构件的外观质量、尺寸偏差、粘结强度、承载力等。检验方法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,检验结果应满足设计要求和使用功能的要求。对于重要的结构柱加固工程,还应进行现场荷载试验,以验证加固效果。